聆听民意、排忧解难——记杭州市“12345热线服务之星”袁菲 |
发布时间:2025-04-02 |
“您好,这里是杭州市12345。”在杭州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的话务大厅,接听电话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这个承担着为杭州全市市民答疑解惑、处理难题重任的大厅内,袁菲已经工作了近十年。在这里,袁菲以其出色的工作表现和敬业精神,赢得了众多荣誉和称赞。作为一名客服代表,她始终以解决市民问题为己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袁菲于2014年1月正式入职杭州市12345,近十年来,她一直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屡次获得“十佳客服代表”“最美员工”“服务工匠”和“岗位先锋”等荣誉称号,也多次收到过市民送来的锦旗。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成果。 在工作中,袁菲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和耐心解答市民的问题。每一个来电她都认真倾听,用心沟通,以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赢得了市民的信任和好评。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接起电话。“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对方急促的声音差一点吓到她:“我的妹妹走丢了,12345能帮忙吗?”一听这话,袁菲不由地直起了身子,赶忙回复到:“好的好的,您快说,看看我能为您做什么?” 原来何女士的妹妹今天一大早乘坐289路公交车去上学,本来应该在转塘东站台下车后,前往学校上课,结果,何女士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称一直没有看到她妹妹来上学。这还了得!她放下电话急匆匆地奔出去沿路找寻,没有联系方式,也不知道自家妹妹究竟是坐过车站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像一只没头苍蝇似的沿着妹妹上学的路去找……可是,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妹妹还是了无音讯。何女士这才想到报警,遗憾的是通过公安部门的监控也只能看到妹妹的上车站点,却没法知道妹妹是哪里下车的。几乎要抓狂的她脑海里突然想起一个熟悉的号码,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打了“12345”。 袁菲详细询问了何女士妹妹的乘车信息和上下车时间,然后立即启动了公交查找联动机制。她与公交集团负责人取得联系,并迅速协调各方资源寻找失踪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袁菲一直与何女士保持联系,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安抚焦急情绪。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找到了何女士的妹妹,压在心头的重石终于放下,何女士专程致电表示感谢。这一事件让袁菲深刻体会到了作为12345热线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使命,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12345日常工作中遇到最多的,还是市民的各种咨询和投诉。袁菲在接听时总会保持平和的心态,耐心倾听后提供专业的政策解答或处理意见,努力化解市民的疑虑和不满。在她看来,作为12345热线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她始终坚持以市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培训课程,与同事们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提高整个团队的服务水平。 另外,袁菲还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一是善于学习。除了每天不断吸收新的业务知识外,向职能部门学习,向反映人学习,时时关注新闻媒体,了解各类政策法规,与时俱进,从实践中悟出来的东西才是最真切、最有效的。二是始终保持高度责任感。认真工作,用心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个来电,搭好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三是学会分清主次。永远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工作按轻重缓急排序,运用化繁为简的工作方法,确定自己的工作模式。 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满意。袁菲说:“进入12345工作十年,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从两眼摸黑的小白,到现在每一通电话都能精准解答、准确交办,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心理感到非常自豪。未来,我将保持热情,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市民提供更好地服务。”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