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要闻
两地联动解民忧
发布时间:2016-05-19


        2016年4月25日,台胞谢夏月美及其表妹邓莉莉签下了承诺息访书。至此,一起历时将近10年的“三跨三分离”信访积案在临海、瑞安两市的通力协作下,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一、基本情况
        谢夏月美的父亲夏玉生解放前原为瑞安市岭下村村民,其祖居老屋座落于瑞安市岭下村旧村改造区块(已于2006年经旧村改造为嘉华锦苑小区),1948年赴台后一直杳无音讯,直到1994年两岸关系缓和才回乡探亲。抱着叶落归根之愿望,夏玉生于1997向瑞安市台办、岭下村村委会提出解决宅基地申请。考虑到夏家的实际情况,当时的岭下村承诺为夏玉生安排一间宅基地作为其养老之用,但由于政策原因一直未能落实。夏玉生回台后于2006年去世,女儿谢夏月美为实现父亲遗愿先后六次到大陆,委托居住在台州临海的表妹邓莉莉多次向各部门反映,然而由于历时久远、情况复杂且缺乏政策依据,宅基地落实始终遥遥无期。
        二、化解过程
        2014年省信访联席办将此信访事项列入省级交办信访积案,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临海市、瑞安市分别成立了专项化解稳控小组,由市领导包案化解,案件化解进入快车道。瑞安市信访局、安阳街道信访干部无数次就此事到岭下村做思想工作,并数次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多个解决方案;临海市信访局、古城街道负责同志数十次上门与信访人沟通交流,劝其降低补偿要求,并多次带着信访人到上级部门和省信访局咨询政策。
        2014年9月29日,谢夏月美及其5名台湾亲属准备于10月1日到天安门广场上访维权,此信息引起国家信访局、国务院台办的高度重视,要求浙江做好相关工作,瑞安市立即组织精干力量连夜赶赴北京,在浙江省信访驻京工作组的协调下,于9月30日下午将6名台胞劝离北京,最终成功避免了一起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
        2015年3月19日,浙江省信访局督查专员方滕高、复查复核处处长寿丽萍就该信访事项专门赴瑞安开展调查督导,实地接访信访人,作出尽快启动依法信访终结程序的要求,同年7月该信访积案通过复查复核终结。由于涉台信访工作特殊且敏感,为在政策允许范围照顾台胞感情、真正做到“案结事了”,2015年10月26日省信访局赴瑞安召开专题协调会议,提出给予信访人资金补助的化解稳控方案,还两次召集临海市信访局、古城街道、瑞安市信访局、安阳街道等单位进行协调。经过临海、瑞安两市十余次努力沟通,信访人逐步降低补偿要求,最终在临海市信访局、古城街道、瑞安市信访局、瑞安市慈善总会、安阳街道、岭下村村两委、岭下村旧村团块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岭下村与谢夏月美达成调解协议,落实资金补助80万元。
        三、启示
        这是一起典型的“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补偿金额差距大、时间跨度长、双方对立情绪严重,同时又涉及到台胞问题,如不妥善化解,将长期成为临海、瑞安两市的不稳定隐患。最终在省局的协调下,通过两地信访部门的协同合作圆满化解,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是领导重视、严明责任是前提。省信访局、临海市和瑞安市高度重视此信访件的协调化解工作。省信访局负责同志多次参与协调并接访信访人,临海、瑞安两市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包案、亲自协调,积极推动,合力推进了案件化解。
        二是坚持不懈、真情感化是基础。在化解该信访件时,临海市、瑞安市两地信访干部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用心用情沟通,最终取得了信访人的信任和理解,降低了信访人的预期,达成协议。
        三是多方联动,协调配合是关键。省信访局负责同志牵头协调,“两市两街道”信访部门主动参与,事权、人权单位积极配合支持。根据省信访局协调意见,临海市信访局、瑞安市信访局互相沟通协调、认真梳理案情、研究解决方案,并主动约访信访人,从而推动这项“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得到妥善解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