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访广角->工作动态
建平台 定规矩 亮红灯 明责任
发布时间:2016-10-27


    反映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村级事务管理混乱等基层治理问题的信访多发,在信访总量中占比突出,是一个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问题,东阳市创新举措,于2014年推出了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又于2015年推出了农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办法,通过“党建+信访”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夯实信访基层基础的新路子。全市信访总量连续两年同比分别下降21%、25%,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着眼教育示范,为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建平台。能否夯实信访基层基础,农村党员干部是关键。以往,针对少数农村党员干部的“不守规矩”行为,存在“评定难、处置难”的问题。对此,东阳市将农村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履职情况、“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中示范作用、信访维稳工作等内容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基础总分为100分),实行量化考核(考核周期一年,每月评分一次),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积分标准量化易操作。积分管理设置基础分100分,明确扣分项、加分项和一票否决项,积分内容和标准一目了然。二是处置依据前置操作。村(居)干部事先签订停职辞职承诺书,做出“积分低于60分同意停职,接受帮扶,学习后仍未改进的,主动辞职”的书面承诺,经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实施。三是操作流程公开透明。每月通过召开支部大会进行积分评定,扣分、加分情况要予以公示,群众可以提出意见。党员干部的积分情况上报镇党委汇总审核,并建立统一的党员干部积分台帐。四是积分结果有效运用。考评结果作为村(居)党员干部评先评优、“两代表一委员”推荐的重要依据;党员积分低于60分的,组织关系迁入镇乡街道后进党员帮教支部进行整转帮教;村(居)干部积分低于60分的,由镇乡街道党(工)委依据承诺书作出停职决定,停职整顿后仍无明显成效的,对村(居)党组织成员免去其职务,对村委会(小区事务管理组)成员劝辞或启动罢免程序。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市共确定169名不合格党员,其中开除党籍或除名的65人,已完成整转50人;累计确定后进干部35人,其中免职13人,已完成整转11人。通过推行积分制管理,农村党员干部的表现有了直观的评价和比较方式,畅通了党员干部的“出口”,规范了日常表现和履职行为,推动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如江北街道西范小区,过去党群关系紧张,是有名的上访小区,自从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以来,党员干部带头垂范,廉洁自律,积极有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近年来未发生集体访、越级访,成为了全市有名的社会治理示范小区。
    二、着眼信访生态,为党员干部上访行为定规矩。少数农村党员干部基于派性、私利等原因,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信访问题,没有积极地去寻求化解办法,不愿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问题,而是怂恿、煽动群众上访,甚至发生以村党支部的名义组织党员上访的情况。而以往对于党员干部支持、参与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行为,又找不到相应的处置依据,成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的难题。2014年开始,东阳市将党员干部上访行为纳入到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为党员干部上访行为立了规矩,明确党员干部应当通过正常途径反映诉求,不得怂恿、支持集体上访的,甚至串联、带头参与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如江北街道在党员干部积分制评定标准中明确:“怂恿、支持集体上访的,每次扣20分;直接参与集体上访的,每次扣40分;非正常上访的,每次扣40分。”如南市街道柳塘村党员陈某某因为多次参与集体上访积分评定低于60分,组织关系被迁入街道后进党员帮教支部进行整改教育;又如巍山镇巍山社区党员赵某某,因为多次无理越级上访,也被转入后进支部进行整改教育。立了规矩后,党员干部的自律性明显增强,党员干部串联、带头上访情况明显减少。
    三、着眼源头治理,为党员干部信访问题亮红灯。近几年,有关党员干部处事不公不廉、违章建房、作风粗暴、村务管理不公开等的投诉是农村信访最为集中的。信访问题源头在基层,根子在党员干部的作风上。为了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东阳市在党员积分制管理中,为制造信访问题的党员干部亮红灯:党员干部有违章建筑、违法用地或违法“一户多宅”被查处而未自行拆除的;民主决策程序落实不到位,“五议两公开”公开不及时、不准确的;侵占集体资产或挪用集体资金,情节较轻未构成党纪处分的;工作互相扯皮、制造矛盾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引起群众上访的等情况,都列入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扣分项目。如江北街道永久村党员干部金某,因为不及时缴纳承包款37000元、对待群众态度粗暴,引起群众多次集体上访,导致积分被扣至低于60分,被停职接受整改。又如城东街道徐田村党员李某,因为拒绝拆除违章建筑,影响了该村的“三改一拆”工作,群众意见很大,在党员积分制管理中被扣分较多,被转入后进支部接受教育整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有1223名党员干部主动拆除违章建筑13.4万平方米,160名党员主动配合重点工程拆除房屋建筑4.8万平方米。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成为了党员干部的“紧箍咒”、 “催化剂”,极大地减少了源头信访问题的发生。
    四、着眼矛盾化解,为党员干部信访维稳明责任。以往,少数农村党员干部对身边的信访矛盾纠纷,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当“甩手掌柜”,导致基层组织对信访问题消解能力不强,导致矛盾上交,人员上行。针对这个短板,东阳市通过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明确了党员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每名党员干部要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要求,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如因为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信访维稳工作不到位,引发上访的,将予以扣分。主动调处邻里矛盾纠纷、积极化解信访问题的,则予以加分奖励。如六石街道石马村党员王某某因为其他原因被扣分,为获得加分,先后调处了4起矛盾纠纷;又如江北街道周店小区,在推行积分制管理中,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个党员联系5?10户群众,包纠纷化解,包困难帮扶。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全市1100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参与信访矛盾化解,消除矛盾隐患270余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