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落实“接诉即办”机制 城乡污水治理开创新局面 |
发布时间:2025-06-16 |
“再也不用半夜打手电找公厕了!”2025年夏,嘉兴市海盐县于城镇吕冢村76岁的陈汉观轻按马桶按钮,清澈水流旋即将老人多年的“心病”冲入地下管网。这一幕,正是该县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海盐县以“接诉即办”机制为牵引,创新推行“微创手术式”施工法,让96%的农户告别排污难题,交出了一份“用脚丈量民情,用技攻克堵点”的民心答卷。
从“投诉工单”到“幸福清单” 反映问题当月就通水的吕冢村案例,折射出海盐县“民呼我为”的响应速度。根据《信访工作条例》“三到位一处理”要求,该县水务集团建立“专班+专员”双轨机制: 诉求响应零时差 96390服务热线24小时接单,30分钟内现场勘查。 施工方案定制化 针对吕冢村许网船区域等特殊点位,采取“错峰施工+临时导流”方案。 进度可视化 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向村民实时推送管网铺设进度 这种“把问题解决在屋檐下”的做法,使得32公里主管道建设较原计划提前18天完成。正如村民孙师傅所言:“干部们蹲在地沟里量尺寸的样子,比啥承诺都管用。”
“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技术哲学 面对凤凰社区农房地下6个化粪池的“螺蛳壳难题”海盐县给出了创新解法: 微创手术 采用小管径非开挖牵引技术,避免房屋结构破坏。 数字预演 通过BIM建模提前模拟管线碰撞风险。 生态工法 回填材料掺入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自我修复。 该技术不仅将施工效率提升45%,更创造性地实现了中办文件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要有绣花功夫”要求。目前,这项工艺已纳入《农村污水零直排检查井施工标准图册》,成为全省推广的“海盐样板”。
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预防”的治理跃迁 海盐县的实践超越了简单的工程改造,构建起“三维”长效运维体系: 空间维度 划分3大片区,配置12辆快速响应车,故障处置缩短至28分钟。 技术维度 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866个终端水质,超标自动触发工单。 制度维度 建立“运维红黑榜”将群众满意度与运维费拨付挂钩。 这种“未诉先治”的智慧治理模式,使得农村污水设施故障率同比下降67%,真正实现了《信访工作条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目标。
海盐县用“一根管子”丈量出民生温度,用“一套系统”诠释了现代治理。在这里,民生工程不是冷冰冰的指标,而是化粪池旁的技术攻关,是老人马桶边的会心一笑。这种“把群众表情作为工作晴雨表”的治理逻辑,或许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最佳实践。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