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访工作法治化被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列为年度六项重点专项工作之一,浙江省被中央列为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省份,杭州市余杭区、衢州江山市被列为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市、区)。同时,浙江省确定了宁波市、温州市、衢州市等3市为省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市,杭州市西湖区等17地为省级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市、区)。今日起,浙江省信访局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刊发各试点地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突出举措与良好成效,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 作为全国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单位,杭州市余杭区紧紧围绕“五个法治化”,始终坚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法治的事情法治解决”,加快打造了一批具有浙江特色、鲜明标识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2023年全区信访事项受理总量同比下降29.03%,信访生态持续向好。 “全区群众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知晓度、满意率如何?受理率、办理率变化是否明显?”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信访工作法治化专班工作人员正在使用信访工作“法治指数”对试点以来全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在驾驶舱中,每个镇街、部门信访工作机制建设、履职能力等情况一目了然,通过6个主模块、32个数据指标,客观、精准、动态化反映全区试点推进情况。跳动数据的背后,是余杭区在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中积极探索和创新的明证。
聚集源头治理工作,该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抓前端、治未病”,探索源头预防“六式法”,即:前置式、清单式、一站式、服务式、互动式、自治式,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组建区、镇街两级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对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率先成立区社会风险研控中心,及时分析研判信访稳定形势。梳理房地产、教育等15个重点领域信访问题源头预防和涉众型信访问题依法办理任务清单,健全行政行为检查和纠正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上线全省首个区县线上议事协商平台“众人议事厅”广泛征集人民建议,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等也是余杭区全力抓好源头预防的新路径,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参与议事、反映问题。专职调解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组成的1600余人调解队伍覆盖至全区各村社解决群众难题,有效避免了大量矛盾纠纷转为信访问题。
信访工作法治化如何有效落实落细?把好信访事项的“受理关”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近日,余杭区社会治理中心信访接待窗口相比过去显露出了“几分清冷”。法治化试点启动后,该区优化群众来访接待流程,相应的窗口也做了调整,并增设涉法涉诉专窗、法院专窗以及行业专窗,根据群众的不同诉求,精准分流至不同窗口。 为进一步厘清职能部门权责,避免权责交叉、边界不清、遇事推诿,该区共梳理出252项《信访事项受理交办职能清单》。严格落实“三个不予”“两个不再”工作要求,制定信、访、电、网、码各渠道信访事项分类标准与流程指引,完善接访登记、分流交办、分析研判等工作机制,让各类信访事项依法有序运作、实现闭环管理。 与此同时,余杭区高标准推进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形成“1个区级中心+3个区级分中心+12个镇街中心+215个村社中心”的组织体系,坚持调解优先贯穿始终,对“不予受理”的科学引导分流,对“不再受理”的落实心理疏导和关心帮扶,制定《余杭区释法明理工作指引》,设置“释法明理室”,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和教育稳控工作。例如市民程某反映与胡某劳资纠纷案件,法院已审理且以证据不足无法进行进一步结算为由驳回诉讼请求,通过事权单位、信访部门不断释法明理,终于签订和解协议书。试点以来,越级访环比下降67.44%,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得到化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余杭区坚持将信访工作融入服务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大局,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抓好“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干部领衔包案制度,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工作要求推进问题实体解决,314件国家、省、市积案100%动态清零。2023年区领导共接待群众246批406人次,办结率100%,化解率100%,189件疑难信访问题得到解决。如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颖下访接访的余杭街道闲沈路西段提升改造项目,经过38天拼抢努力建成通车,打通了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的交通堵点。 近年来,该区坚持“一网收集、精准交办、双审双签、联动挂钩、案结回访、事心双解”六步工作法,初次信访“双审双签”抓落实,建立网络消费纠纷联动化解机制、涉法涉诉事项与调解程序挂钩机制。深化复查复核工作,聚焦前、中、末三端,复查复核期限内“主动”引导,复查复核期限外探索“核查核审”,切实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2023年复查申请数量同比增加39.05%。 诉求事项办得越快,老百姓心理就越踏实。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余杭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离不开数智赋能,迭代升级“民呼我为·余安码”“余智护杭”基层智治系统平台,创新建立“89312345”政务服务热线“自助即办、简事快办、难事专办”的“三办”工作机制,实现所有事件最快24小时办结,大大缩短处置时限。2023年,余安码按期受理率100%,群众满意率99.3%,获评人民网网上群众工作“民心汇聚单位”。 为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余杭区坚持部门联动“六督法”,采取“初信初访晾晒督、重点事项挂牌督、带案下访精准督、民生实事媒体督、依法行政人大督、履职不力纪检督”,深化信访部门与人大、纪检部门、巡察部门、媒体等联动作用,出台“线索移送、协调、曝光问题督促整改”等13项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依法解决、政府机关依法履职。 图/余杭区新闻监督工作流程图,各部门、媒体联动处置新闻监督线索 余杭区不断细化“三项建议权”的提出、反馈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三项建议”操作规范,2023年共下发39份改进工作建议书。同时出台《区委督查专项工作机制方案》,实现信访部门与巡察部门、纪检部门等联动制度化、常态化,例如对某街道政府工作人员涉嫌履职不到位情况追责问责7人。
“如何依法逐级走访?”“对复查意见不服怎么办?”在社会治理中心大屏幕正滚动播放“言小方话依法信访”微动画短片,不时有群众驻足观看。据悉,目前余杭区已通过视频、动漫、海报、活页、手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及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宣传,切实推进法治宣传,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余杭区信访局负责人表示“余杭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强化谁执法谁普法。”
此外,该区健全针对群体性信访依法处理的快速处置机制“维稳管协调、宣传管舆情、信访管劝返、公安管处置、属地管稳控、事权单位管化解”,健全取证固证、审理判决等全链条工作机制,统筹公检法等力量,加强对违法信访人员的依法处置,对于辖区内同类型群体事项做到底数清、方向明,有效推动信访人理性信访、遵规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