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访广角->媒体关注
中国蓝新闻:“12345”热线再升级 暖心服务有了硬支持
发布时间:2025-11-03


一条热线,能承载多少民声民情?在浙江,答案是全部

1988年杭州率先响起的第一声市长专线铃音,到如今话务量年破三千万的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句朗朗上口宣传口号也传遍浙江的大街小巷。

 

近日,《浙江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并将于11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这条深入人心的暖心热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基本法,为民服务有了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办法》的出台,绝非凭空而来。它是对浙江近四十年热线实践经验的淬炼与升华。浙江是民呼我为的首提地,12345热线正是这一理念最生动的实践载体。从早期的有事找政府,到如今贯通省、市、县三级的四个统一工作体系,浙江一步一个脚印,将这条热线打造成了回应民生关切的传感器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无论是整合全省35条热线,还是开通企业服务、货车司机权益保障等专席,其背后不变的初心,正是让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一键直达、高效解决。

 

细览这份《办法》,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行之有效的基层创新,固化为了全省一体遵循的制度规范。它不再是原则性的倡导,而是具备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和刚性约束。例如,《办法》中强调的非无责不退回首办责任制,正是绍兴等地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利器,它有力地压实了承办单位的责任,避免了工单在部门间空转。而要求建立健全与110等紧急热线的高效对接,则是对嘉兴等地三平台互联互通成功经验的推广,旨在实现非紧急与紧急诉求间的无缝流转,让社会治理的这张网织得更密、更牢。

 

更值得称道的是,《办法》体现出一种从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延伸的治理智慧。它要求强化热线数据的挖掘分析,为科学决策和源头治理提供支持。舟山的一月一议一解决机制,正是通过分析民情数据,每月由市领导牵头破解一类高频共性难题,实现了从单件处理批量化解的跃升。这预示着,12345热线未来将不仅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售后中心,更将成为一个感知风险、优化政策的研发中心,推动治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一条热线,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浙江用一部《办法》为这条暖心热线护航,实质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改革成果、提升服务效能。

 

《办法》实施后,热线的运行有了统一的规范、办理有了严格的时限、数据有了安全的保障……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位拨通热线的你、我、他。

《办法》规范了热线办理事项,实则用规矩保护了每一位承办人,也温暖了每一个普通人。

新规出台后,“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句承诺,将变得更加掷地有声,成为之江大地上又一张具有温度感的治理金名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