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访广角->调研天地
倾注真情解民忧 春风化雨惠民生
发布时间:2020-10-19


对政府部门的关心,我们非常感谢!感谢党和政府给予大力帮助!这是家住余杭区余杭街道通济社区卜老伯的群众来信评价留言,感谢党和政府帮助他解决了租房问题。

一、基本案情

20196月,年近八旬的卜老伯写信向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求助。他在信中写道:家中妻子体弱多病,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需要专人护理。十年前,妻子又因为一次意外摔伤,导致脊梁骨受伤,加剧了行动不便。目前,其妻住在余杭临平某护理院,每月需要花费数千元的住院护理费。2017年,街道进行直街区块改造征迁,他和老伴选择了货币化安置方式,但是买房因经济条件限制,一时间无法找到合适的房源,在后续的租房过渡阶段中,夫妻两人因为年龄偏大、一方患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等,租房一直有困难。同时,卜老伯独子的收入微薄、家庭困难,仅够维持子女上学和日常开销,无法对卜老伯租房买房一事提供有力帮助。因此,卜老伯希望能够申请街道的夕阳红老年公寓。后经核实查明,由于卜老伯选择货币化安置方式,且安置款项也已发放到位,不具备申请夕阳红老年公寓的条件,并且同一区块拆迁户中,在外过渡老年人人数较多,如对卜老伯突破政策,势必造成政策执行的公平性问题,街道没有满足卜老伯的诉求。

二、化解过程

在接到卜老伯的来信后,张振丰书记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余杭街道核实情况,并全程关注处置进程。面对卜老伯租房的现实需求与维持政策执行的公平性这一两难境地,张振丰书记批示,街道要以人为本,注重平衡,酌情关心,并要求街道将解决卜老伯诉求的关键点,从申请夕阳红老年公寓转移到帮助解决租房问题上来。正是这一批示要求,转变了属地街道和社区的工作思路。在张振丰书记的亲自关注与指导下,一方面,余杭街道迅速将该信访事项纳入三服务活动领办项目,落实领导包案,制定一人一策方案,通过采取联动协处、预警督办等措施,对办理过程实行流转提速、要件提级,督促问题尽快解决;另一方面,属地主要负责人召集城建分管负责人、拆迁办、平安办以及社区主要负责人多次开展专题会商,派专人上门与卜老伯见面沟通,详细了解困难问题,帮助卜老伯尽快解决当前难题。经过多次沟通,卜老伯表示,希望可以在条件允许下给予适当照顾,帮助寻找楼层低且有电梯的房源用于两夫妻共同居住,也可以省去一大笔住护理院费用。根据卜老伯的要求,属地社区选派信访代办员专人跟进,帮助大伯跑腿找合适的房源,并来回多个房产中介对比查找,在纸上清楚罗列了楼盘名称、楼层、面积、价格等信息,形成书面对比清单送到大伯家中,让大伯仔细对比、考虑。经过十余趟的沟通、带路看房和协调还价,老伯最终选中合适房源,诉求得到圆满解决。

三、工作启示

一直以来,张振丰书记都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始终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信访部门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回应百姓诉求。在解决群众来信来访事项中,始终要求各级各部门秉持这样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尽心尽力,全力解决好群众的难题,满足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

(一)以上率下,带头抓群众接访。党政领导重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该信访件中,张振丰书记以身作则,带头接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亲自推动解决,对信访事项的圆满化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张振丰书记到任余杭后,调研的第一家区直单位就是区信访局,多年来主动带头示范做好区、镇两级领导开门大接访工作,截至6月底,余杭区领导值班接待群众来访75494人次,成功化解信访事项60件。

(二)领衔包案,兼顾法理情理。张振丰书记将领衔包案信访突出问题作为常态化工作,结合余杭实际,聚焦涉众型经济案件、征地拆迁、市场房产、特殊利益群体等信访重点领域,要求包案领导领衔领办,属地镇街扛起主体责任,坚持底线思维,以关注民生为根本,全力攻坚信访积案化解。该信访件从法理角度来看,卜老伯的诉求缺乏政策依据,但在了解老人实际困难后,余杭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既维护了政策执行的刚性,又切实解决了卜老伯夫妇的实际困难。

(三)注重创新,践行便民举措。余杭区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要求,全力推进区(县市)、镇街、村社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张振丰书记多次调研指导,通过整合信访、司法、法院等22个部门、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等党政力量,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司法鉴定员、法律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着力构建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的良好生态。去年,全省全市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余杭召开。此信访件中,余杭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作用,运用信访代办这一便民举措,减少了卜老伯来回走动奔波,在方便群众就近就地表达诉求的同时,做到了小事不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余杭有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余杭区信访局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