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访广角->工作动态
金华市开发区苏孟乡用脚步丈量民情民访 用代办服务群众百姓
发布时间:2019-03-20


        近日,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召开民情民访代办制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标志着开发区正式启动民情民访代办。截至目前,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共受理民情民访代办事件70余件,其中民情代办已完成56件,民访代办已完成13件,民情民访代办制度受到群众百姓的一致好评。

     “以前村民有问题,不知道该找谁、找哪个部门,现在在村、乡就能把事情办妥了,能真正减少老百姓跑多次、跑多地、办事难的问题。” 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党委副书记杨建文说,民情民访代办制度是“基层党建+综合治理”的进一步深化,是努力实现人民信访“最多跑一次”解决在基层的实践。

有问题就找代办员

      3月18日上午,家住保集海棠府的潘婵娟收到了金华开发区苏孟乡民情民访中心代办员庄鼎阳的电话。庄鼎阳告诉她,当天下午会在小区附近施画20余个停车位。“我没想到事情能这么快解决,要是我自己去反映问题,都不知道找谁,现在真是又快又省力。”潘婵娟说。

      3月15日星期五,潘婵娟走进位于乡365便民服务中心大厅的民情民访中心,反映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原来潘婵娟并没有购买小区车位,导致每次回家都要在小区周边找停车位。“小区车位有限,随着附近入住的业主越来越多,停车也越来越难,每天都要花费挺长时间在附近找车位,不太方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潘婵娟找到了庄鼎阳。口述、填表,几分钟内,潘婵娟就完成了民访登记。

       在详细记录下潘婵娟反映的问题及需求后,庄鼎阳开始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此事。仅过了一个周末,让潘婵娟苦恼的问题便有了回应。“当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与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沟通后,抱着应画尽画的原则,最终同意在路面增画20余个车位,缓解周边小区业主停车难问题。”庄鼎阳说。

       群众有民情民访诉求,该找哪个部门去反映?过去,群众常在村(社区)、乡镇(街道)、区职能部门之间来回跑,办事体验差,效率也不高。往往一个小诉求,最终被拖成大问题。如今,只要去民情民访室反映问题,就会有专门的代办员替群众跑部门。据杨建文介绍,目前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已成立乡、村两级代办员共70人,其中村级代办员中有一人为村支书,目的就是确保代办更高效。

      乡民情民访代办中心虽然不大,如今却成了365便民服务中心人气最高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有来办代办手续的群众。“过去到乡里办事,由于不了解程序,总要跑好几趟才能办好,现在好了,只要把情况告诉代办员就行了,既省事又方便。”说起全程代办的信访服务,合山头村村民何树清竖起了大拇指。

代办员上门来服务

       对于不少群众来说,到乡镇办事实在是件麻烦事,一方面不大了解惠民政策、不太熟悉惠民政策享受的条件和办事程序,另一方面不知道要带哪些材料,有时跑好几趟都办不成。为打通为民服务和为民陈情“最后一公里”,金华开发区苏孟乡的代办员们上门做起了服务。

       星期一一大早,金华开发区苏孟村代办员孔卫红就前往村民鲍有溪家中,为其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事宜。鲍有溪和妻子余桂花都是残疾人,日常生活存在较多不便。孔卫红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申请流程,需要申请人提供材料复印件到村里,公示期过后再由村里统一上报到开发区,申请人往往会出现因不知带哪些材料、少带材料而多跑几趟。“现在都是我们上门来服务,有什么能享受到的政策我们也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他们。”

       拍照存档、签字,短短几分钟,孔卫红就为鲍有溪和余桂花办理好了申请事宜。看时间还早,孔卫红还和鲍有溪聊起了家常,以便了解他们还需要什么帮助。“以前哪里知道什么政策,都是跑到大队里去找人办,现在他们主动上门办,真的很方便,要感谢政府。”鲍有溪收起残疾证颇为激动的说。

       为进一步做好民情民访代办制度,开发区在机构设置、人员选配、工作职责、代办原则、代办形式范围和程序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把群众对代办员的满意度评价列入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评先奖励的依据。“过去东奔西跑围着办事单位转,现在办事干部围着群众转。”开发区居民这样形容如今的舒心与方便。

     “民情民访代办点建成后,群众将率先享受办事、诉情‘直通车’,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开发区社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将在苏孟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民情民访代理工作网络,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信访工作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